2012年度我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有关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理念,以“推动旅游大发展”为主题,以“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为主线,以市场开拓、项目建设、资源整合、品牌创建、政策扶持、服务提升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增强吸引力;着力打造旅游集散地,增强辐射力;着力打造旅游消费地,增强竞争力,努力实现全市旅游经济稳步、持续、较快发展,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
总体目标是:着力实施好“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加强旅游品牌创建,力争实现国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12—15个,五星级酒店2—3家,星子创建全国旅游强县完成基础性工作,确保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双双实现15%以上增长。
2012年度我市主要旅游工作计划如下:
一、坚持规划先导,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体系
认真实施好“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按照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及旅游经济强市的要求,突出中心城区旅游集散的核心地位,启动新一轮九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推进星子、永修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完善各县(市、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各重点景区规划,营造“全市旅游一盘棋,建设围绕规划转”的良好发展格局。
二、坚持项目引领,进一步优化旅游要素总体布局
加快拉动性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全力推进中信庐山西海、星子东林大佛、九江县中华贤母文化园、共青城奥特莱斯、庐山国际新城等在建的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抓好琵琶亭景区、八里湖滨湖公园、大千世界等城区旅游项目建设;尽快启动星子世外桃源、湖口南北港生态度假区、九江县陶渊明文化园、彭泽梅花鹿生态景区开发、瑞昌铜岭青铜文化生态主题园等规划筹建的旅游项目。加快彭泽龙宫洞旅游公路、修水黄龙山旅游公路、永修永吴旅游公路、德安义门陈旅游公路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快推进星子游客服务中心、庐山西海南线游客服务中心、石钟山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项目的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庐山美国金城、共青城格兰云天、星子醉石温泉、九江县山水园林等高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完善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休闲等服务配套设施。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佳肴,建设特色休闲街区和旅游集中消费区。包装策划一批新的旅游大项目,充实完善旅游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资金投资我市旅游景区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按照旅游城市的服务标准,规范和提升接待设施档次,完善高速公路、城区和市域范围内主干道旅游交通标识标牌。以环庐山、沿西海高速、环鄱阳湖为重点,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加快A级乡村旅游点、星级农家旅馆的创评工作。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力度,鼓励支持创办文化旅游创意企业和旅游文化娱乐企业,加快“春江花月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演艺节目和娱乐项目的推进步伐,增加旅游二次消费,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三、坚持整体营销,进一步扩大九江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
充分运用不同媒介不断唱响“庐山天下恋,九江诗画游”整体宣传口号,制作旅游宣传推介PPT,采取组团或小分队的形式赴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周边省会城市以及远程客源市场促销;发挥特有的沿江优势,赴重庆、武汉、南京等沿线城市洽谈游船合作,积极策划针对游船的宣传活动,“到游船上卖风景”,争取将九江纳入长江精品旅游线路之中;组织旅游管理部门、旅游经营单位带着特定的议题有针对性地外联、招徕;在美国时代广场播映庐山形象宣传片,争取开通东京——上海——庐山旅游航线,进一步巩固日韩、港台等传统入境市场,大力拓展欧美澳、东南亚等新兴入境市场。统一营销九江旅游产品,借助整体营销来整合旅游资源,以产品为纽带,打破条块分割,形成山上山下、城里城外、生态人文融为一体的良好格局。围绕整体形象口号,新制作一批旅游宣传品,并发放到全市各星级宾馆、旅游集散点。在全市重要景区、交通干线、城市出入口和重要公共场所设置旅游形象宣传牌。充分利用国内外主流新闻媒体平台,投放九江旅游产品广告,积极与知名网站合作,发挥微博等新兴营销平台作用,开展网络营销和旅游在线服务。积极参加国家、省旅游部门统一组织的相关旅游促销活动,围绕“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主题,组织策划“西海巾帼行”、“西海温泉七夕情人节”、“武宁美食节”、“瑞昌旅游文化节”、“凤凰山桃花节”、“龙源峡红叶观赏节”、“易家河柑桔采摘节”等具有九江本土特色的旅游宣传、节庆活动。培育本地游内需市场,加强对九江市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的营运指导,鼓励开发“天天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展“热爱家乡、感受变化、体验风情——九江人游九江”活动。深化九江与京九沿线、长三角、泛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区域旅游城市之间的互利合作,加强“五湖牵手五岳”、“万里茶路之旅”、“世界名山协会”等品牌联盟体系内的互动营销。
四、坚持品牌创建,进一步提高旅游标准化建设水平
精心打造庐山人文圣山、庐山西海商务休闲、星子和武宁生态养生、浔阳城历史文化、共青城创业宜居、鄱阳湖候鸟天堂六大旅游品牌,围绕六大板块创建一批精品景区。打造永修——庐山西海——武宁——修水生态休闲旅游走廊。将以庐山、庐山西海、星子温泉、浔阳城、共青城、鄱阳湖为主的旅游线路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品牌旅游线路;以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为重点,积极宣传推介“赏冰雪——泡温泉——观候鸟”冬季之旅、“跟着课本游九江”文化之旅、“五教祈福”朝圣之旅等系列专项旅游线路;突出季节和文化生态特色,着力打造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山水生态之旅、休闲养生之旅、文化宗教之旅等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启动“中华两岸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全国教材经典课文景观基地”两大新型基地的创建筹备工作;启动星子创建“中国旅游强县”、武宁建设“全国最美旅游县城”相关准备工作;启动星子温泉、庐山西海整体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石钟山、龙宫洞、富华山等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完成龙源峡、武陵岩等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尽快实现各县都有A级景区的目标;继续加大星级旅游饭店、星级旅行社、星级旅游厕所、星级农家旅馆、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创星、评级工作力度。
五、坚持政策扶持,进一步推动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落实相关旅游企业在土地、税费、水电等方面应当享有的各项优惠政策。探索解决旅游企业融资难问题。继续进行包机、专列、游轮、大型自驾车旅游团队奖励和补助;对于创评星级旅游饭店、星级农家旅馆、星级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等旅游标准化建设给予相应的扶持奖励;对研发具有九江本土特色、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进行扶持奖励。加强旅游商品研发,着力提高庐山云雾茶、九江酥糖、茶饼、“庐山恋”竹纤维、浔阳麦杆画、星子金星砚、瑞昌剪纸、鄱阳湖珠贝、共青城羽绒制品、修水蚕丝制品等系列旅游商品的知名度,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化。
六、坚持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着力提升旅游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编写新版九江导游词,完善导游人员准入、考核和退出机制。推进和完善旅行社、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工作,提升旅行社、星级旅游饭店管理服务。完善星级农家旅馆及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管理体制,规范其经营行为。充分发挥日常联合执法机制和长效监管机制的作用,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开展旅游服务质量信得过单位评选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旅游执法检查信息公告平台,不定期的对违规行为和违规个人进行曝光,实行服务前置,阳光执法,接受社会监督。做好旅游安全工作,确保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七、坚持制度管人,进一步改善旅游管理队伍工作作风
按照全市“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的突出问题”活动部署安排,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全面规范行政行为,实现由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转变。严肃工作纪律,组织检查暗访,增强队伍纪律性,树立风纪严整的旅游干部形象。认真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加强党风政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依法依规履责,提高办事效率。深入开展走访座谈调研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关注和阻碍旅游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